在主裡得享安息

葉麗英姐妹追恩告別禮拜

太十一: 28-30、詩卅七:4-5


  當十一月三日上午接到芳迪長老鄰居葉太太的電話,知道他的小姑就是麗英姐妹安息了,因為所屬的拿撒人教會宣道堂的牧師失去了聯絡,也不在教會了,於是幫忙他們處理後事,並到新莊的住家,看見麗英姐妹的房子裡掛著兩幅聖經金句,一幅就是「耶和華是我的牧者,我必不致缺乏。」詩篇廿三!一幅是「要以耶和華為樂,他就將你心裡所求的賜給你,又當將你的事交託耶和華,並倚靠他,他就必成全。」詩篇卅七:4-5。


  今天我們在這裡舉行追思告別禮拜,雖然不捨,也不解,但是我們藉著信仰,藉著上帝的話,互相安慰,彼此共勉,最重要的是從上帝得著安慰,因為上帝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,也是永不改變的,願葉大哥大嫂全家從上帝得著平安與祝福。


  我們知道自古以來,世人對人生的看法各不相同,有苦、有樂、有善、有惡,哲學家、神學家也都在幫助我們知道,我是誰?人生有何意義?人生又有何責任?因為人人都知道人類異於受造的萬物,就是人不是死了就算了,人是有靈魂,我們死了要往那裡去?如何去?去做什麼?


  今天藉著麗英姐妹的安息,給我們一個嚴肅面對的時刻,也指引了我們日後生活的方向。人類行為學家說:「一個人的思想會影響一個人的行為,行為會成為習慣,習慣成了個性,個性就決定了你的人生。」但是主耶穌說:「我來是要叫人得生命,且得的更豐盛。」因此,在基督裡,我們的生命就不一樣了。


  我們知道人類是萬物之靈,由身、心、靈三個部份成為一個有靈的活人,但是一般人只重視肉體,餓了吃、累了睡、病了看醫生,可是我們的「心思」出了問題,卻不知道找醫生,整天活在消極、失望、哀傷當中,自然影響了健康,同樣的「靈」病了,對將來沒有盼望,不知道何去何從,今天我們在這裡舉行告別禮拜,要告訴大家,我們不必為麗英姐妹擔心,因為她在主裡享受安息了,因為主耶穌說:「凡勞苦擔重擔的人,可以到我這裡來,我就使你們得安息,我心裡柔和謙卑,你們當負我的軛,學我的樣式,這樣,你們心裡就必得享安息,因為我的軛是容易的,我的擔子是輕省的。」原太十一:28-30。


  一、她接受主耶穌的邀請來就近我|當一個人知道自己是誰,我為何來到世上,我的人生有何指望,他就有一顆不斷尋求的心,因為他知道人是有限的,人是無知的,人是軟弱的,靠自己絕對無法超越人生的苦難,因此,當主耶穌說:「凡勞苦擔重擔的人,可以到我這裡來,我就使你們得安息!」想一想,當你聽到這句話是,你的心會被吸引嗎?有一個哲學家說:「世人犯了五個病,一是自以為是,一是過於忙碌,一是無知,一是瞎了,一是多疑,但是如果我們以小孩子單純的心,來到主面前,反而得到滿足,我們相信麗英姐妹接受主耶穌的邀請,他將勞苦、重擔帶到主耶穌面前,他享受了安息,今天無論你有多勞苦,背負多大的重擔,主耶穌邀請你來,你願意嗎?


  二、她學習主耶穌的樣式|當一個人知道耶穌是誰?祂為何道成肉身?祂如何幫助世人解決身、心、靈的煩惱與苦痛,使人得自由、得釋放。人生的目的不在奪取、擁有,而在付出、關懷、捨己,主耶穌說:「我心裡柔和、謙卑,你們當負我的軛,學我的樣式,這樣你們心裡就必得享安息,安息就是心中無憾、無悔、無愧,享受在主裡的滿足。」我相信認識麗英姐妹的人,都知道她是一個學像基督的人,以服事人,關懷人為樂,今天我們在這裡舉行追思禮拜,想一想,我們目前的人生在追求什麼?以什麼為樂,是否得享在主裡的安息呢?


  三、她倚靠耶和華|當一個人知道自己是誰,也知道自己的有限,接受主耶穌為救主,學像他,並全心倚靠他,這種人是世上最有福的人,詩篇的作者說:「耶和華是我的牧者,我必不至缺乏,祂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,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,祂使我的靈魂甦醒,為自己的名引導我走義路,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,也不怕遭害,因為你與我同在,你的杖、你的竿都安慰我,在我敵人面前,你為我擺設筵席,你用油膏了我的頭,使我的福杯滿溢,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愛隨著我,我且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,直到永遠。」我們就像聽見麗英姐妹在讀這首詩,表達自己心中的感謝與喜樂,也希望我們效法她因倚靠神而得享永遠的安息。


  親愛的兄姐,麗英姐妹肉體離開我們,但是她所留下的信仰與智慧,讓我們知道唯有主耶穌是道路、真理、生命,若不藉著祂,沒有人能到父那裡享受安息,但願這珍貴的信仰,永遠留在我們每個人心懷裡。也期待人人都回到教會,同享上帝的祝福。


評論: 0 | 引用: 0 | 閱讀: 18488